中国生物科技何以“圈粉”海外?
时间:2025-01-21 17:00:11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永安镇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李向雨摄(人民图片)

“目前,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正经历一场关键变革。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进步的最明显指标之一,是国际合作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沙特阿拉伯《麦加报》近日报道称。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涌现,引发国际业内广泛关注。专家分析指出,中国强劲的生物科技创新能力吸引着跨国生物医药企业投资“加码”,海外广阔的医药市场吸引着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竞相走出国门。中国正在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体系。

中国生物技术展现韧性和创造力

据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日前发布的《2024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2023年,中国发表生命科学论文222964篇,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38%,显著高于国际水平。2023年,中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比上年度增长30.59%,授权数量比上年度增长11.39%,占全球数量比例分别为39.38%和41.33%。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自主研发创新药上市数量为36款,包括16款化学药、15款生物制品及5款中药。2023年我国上市的第三类医疗器械共6151项,其中2079项为首次注册。

德国《明镜》周刊此前报道称,德国研究型制药企业协会的报告称,自2022年以来,几乎每两个国际专利申请中就有一个来自中国。中国在制药和生物技术方面取得快速进步,目前在专利申请方面已与美国持平。

多项数据的显著增长,表明近年来中国生物技术领域创新能力、市场规模、国际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华盛顿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日前对44家中国企业在核电、半导体、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表现进行了长达20个月的调查,调查发现,在生物制药领域,虽然中国仍落后于美国和西方领先者,但正迅速迎头赶上。从2002年到2019年,中国在全球生物制药行业附加值中所占份额大幅提升。

据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数据,2018-2022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从1.3万亿美元增加到1.5万亿美元,实现了3.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27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2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8%。

“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是将挑战转化为增长机遇的鲜活例子。通过国际合作、监管改革和对创新的重视,中国完全有望成为未来全球医疗保健领域的关键角色。尽管面临障碍,中国的生物技术仍展现出巨大的韧性和创造力,使其成为未来几年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麦加报》报道称。

人才供给、技术储备、资本投入结合

生命科学是当代最前沿的科研领域之一,生物技术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展现出巨大的经济潜力,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和重视。中国生物技术创新何以突飞猛进?专家分析指出,生物技术创新需要人才供给、技术储备、资本投入等多方面支持结合。

沙特阿拉伯《麦加报》报道分析,过去几年,中国的生物技术初创企业与西方企业签署了20多项重要协议。这些协议不仅是财务投资,也证明了中国生物技术初创企业在药物研发方面的能力日益得到全球认可。这些合作涉及广泛领域,包括开发创新药物和先进疗法,如免疫疗法和蛋白质技术创新。对中国来说,这一进展标志着一个转折点,本土初创企业日益成为全球企业信赖的合作伙伴。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董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中国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政府、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多方合力。一方面,中国政府制定政策支持生物技术发展。《“十四五”经济生物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生物技术科研攻关机制,加快生物技术向多领域全融合赋能。同时,大量科研机构及企业将科研方向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基因重组技术、mRNA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推动生物科技产业化应用。

美国医药行业媒体“生物空间(BioSpace)”报道分析,中国凭借一系列积极举措,正在重塑自身地位,逐渐成为国际药企的焦点之一。近年来,中国大力调整生物领域政策,全方位推动产业发展。一方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创新成果筑牢“防护墙”,科研机构凭借知识产权商业化,从创新成果中获取收益,进一步反哺科研。另一方面,中国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逐步融入全球药品监管体系,提升国内药品监管标准,提升中国医药数据在国际业内的可信度。

积极融入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体系

2024年12月13日,中美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换文签署议定书,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延期5年。巴基斯坦《每日时报》网站刊文分析,《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签署40余年来给中美双方创造了显著的利益,中美在生物技术等多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促进了该领域的现代化。

“全球科技创新环境日益复杂,中国生物技术产业仍存在障碍和生物短板。技术产业待交叉,技术劳动力成本高,科研人员和技术团队的创造力继续释放如何推动实现创新性生物科技变革,解决创新思维等‘卡脑子’问题,是中国生物技术实现突破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另外,生物技术产业也是资金密集产业,目前科技投入力度离实际增长需求有差距,科研投入使用效率不高,科技体制机制尚需完善,还需实施有效措施,建立稳定的现代科学生态系统,鼓励新的科研模式,发挥体制机制的正面导向作用。”高福认为。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多元方式出海,跨国药企通过与中国本土企业和机构的合作,深入推行本土化战略。中国融入国际生物技术创新大潮的步伐不断迈进。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学恭认为,中国积极融入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体系,需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深化生物医药全球创新合作。一方面,中国政府应立足国内医药大市场,吸引全球医药创新要素向国内聚集,促进各种类型的国外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和创新药生产基地,支持海外高水平人才回国发展;引导国内企业通过合作开发、技术许可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创新效率,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支持国内临床研究机构和医药委托生产机构承接国际合作项目,提升全产业链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应大力推动国内创新药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创新药国外注册,开展面向发达国家市场的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在更广阔的市场兑现创新药价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产业链全球布局,在境外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提高国际市场运营能力。

标签:

生活指南
  • 柴立元任天津大学校长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中央批

  • 甘肃项目环评审批逐“绿”而行

    中新网兰州1月17日电 (戴文昌)17日,记者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苹果续创新高

    中新经纬12月24日电 美东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收

  • 新疆煤制天然气将“扩容”为西气东输“补气”

    中新网新疆伊宁12月10日电 (苟继鹏)一期项目自2013年底投产至今,

  • 冷空气袭闽 福州马尾至马祖“小三通”客运航线停航

    中新社福州12月7日电 (记者 龙敏)因冷空气致福建沿海海况不佳,福

  • 中国荒漠化防治经验获广泛赞誉

    12月2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

  • 社旗县法院:井盖缺失“伤人” 法护脚下安全

    窨井作为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与群众的出行安全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

  • 11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8% 物流需求保持向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3日)公布11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数据

  • 北京大兴长子营镇:农业盛会展新姿,科技合作共绘乡村振兴图

    近日,长子营镇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中成功举办了引智兴农 共营未来活

  • 房贷利率下调 为何有的没降到3.30%

    据了解,多数银行大部分存量房贷利率已于10月25日自动完成调整,且

  • 四川泸州榕山长江大桥建成 过江车程缩短至两分钟

    土鸡、土鸭、鲜鸡蛋……四川泸州合江县,天刚麻麻亮,随着小货车缓

  • 世界焦点!2024甲辰年西凤酒封藏大典在陕西宝鸡举行

    10月19日,2024甲辰年西凤酒封藏大典暨昌顺振古作坊载册1406年纪念

  • 烟台海岸警察孙建豪:做渔民心中的“灯塔” 全球滚动

    中新网山东莱州10月19日电 题:烟台海岸警察孙建豪:做渔民心中的

  • 税惠“燃料”助力企业发展“提速升级”|当前关注

    政策的利好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镇江市丹徒

  • 多方合力构建服务矩阵 为更多直播助农青年搭台“引流”|观焦点

    零添加,独立包装,即食便携……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燃灯社

  • 买了百万医疗险还需要惠蓉保吗?百万医疗报销后第二年还能买吗? 快看

    买了百万医疗险还需要惠蓉保吗?买了百万医疗险是可以购买惠蓉保的,

  • 民生
    • 西平县应急管理局开展“心成长 梦飞扬”社会心理服务进校园宣传活动

    • 第41次南极考察|“雪龙兄弟”抵达南极中山站 即将开展卸货作业

    • 长江源头首处国际重要湿地十年间黑颈鹤种群稳中有升

    • “云贵五城”文旅联盟成立 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