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扇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由民间艺人龚爵伍在清光绪初年创制,目前已在龚氏家族传历五代,2008年其编织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笔者在2015年曾参与非遗公益项目,对龚扇技艺及传承发展进行过简略调研,了解到龚扇作为四川民间工艺美术的代表,曾参加1953年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但遗憾未见其图文资料。2018年笔者入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时博物馆正进行藏品普查整理,笔者有幸参与其中部分工作,机缘巧合的是,在综合艺术品类中发现了三把竹丝扇,经查询藏品账目及资料,这三把竹丝扇为龚玉璋(1884-1966)所做,正是1953年龚氏参加民间工艺美展的作品。目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在筹备民间工艺相关的展览,笔者以本馆所藏的三把龚扇为例,略作赏析和整理,与同好分享。
三件竹丝扇均为椭圆形扇框,竹黄色,用细蔑竹丝斜向编织扇面,配以同色系角骨扇托和扁柱状扇柄,纵37厘米,横26厘米,藏品账目备注名称为“四川竹丝扇”。
(资料图片)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普查交接时发现的三把龚扇
1、竹雀图
该扇品相完整,但在扇面下侧有轻微涨出变形,经文保养护后有所舒缓,画面为自然花鸟题材,描绘的是竹雀欢愉的场景。画面里在汀岸边几株翠竹俊俏挺立,繁茂葱葱,枝叶间有五只雀鸟或飞或立,相互叽喳和鸣,一根竹笋刚破土而出,蓄势待发,几支花草点缀其间。画面左侧居中位置有款曰:“四川省自贡市龚玉璋编,一九五三年八月”。“竹雀图”是中国传统花鸟画中较有代表性的题材,受到古今画家的青睐,特别是宋元时期多有描绘和表现。
《竹雀图》竹丝扇
2、松鹤延年
该扇品相整体较好,画面为传统的仿古长寿题材,描绘的是松鹤延年的场景。中间一股清流将画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右侧后景中的山石间几棵竹子茂盛生长,前景一株古松枝干苍劲并向中部伸展;画面左侧两只仙鹤于山石上,或立或俯。左上角织有款曰:“四川自贡市龚玉璋编,公元一九五三年十月”。该扇画面布局,与日本和镜中蓬莱纹图示亦有共同之处。
《松鹤延年》竹丝扇
3、山寺鸣钟
该扇画面平整,惜有多处虫蛀孔洞,画面为仿古山水画题材,描绘的是山间庙宇的场景。山间云雾缭绕,龚氏以仿山水画皴法的形式表现峭崖陡立,山顶有寺庙亭阁,左侧一座重檐歇山顶建筑,应是寺庙大殿,大殿右侧有一人物或为高僧大德,正右行往亭阁处拾阶而上。画面左上角有款曰:“山寺鸣钟”。画面中虽无古钟出现,却似有钟声阵阵,这也是此题材的巧妙之处。该扇虽无年款,但与另两扇比较来看,当亦为龚玉璋在1953年所作。
《山寺鸣钟》竹丝扇
综上来看,三把竹丝扇都是龚玉璋先生在同一年内编织,龚氏时值69岁,为其晚年作品。从门类题材来看,三把竹丝扇皆属中国传统的团扇门类,所表现的内容均为古代文人绘画中常见题材。图案贴合扇面,多采用中心构图方式,画面饱满且线条流畅,给人以安定和谐的审美感觉。竹丝扇整体紧致,扇面轻薄通透,扇骨坚挺傲立,据传敲之有击鼓之声,出于文保考虑,笔者未敢试叩。1953年工艺美展期间,《人民日报》曾刊发《竹雀图》与《山寺鸣钟》两枚竹丝扇,并评价其扇“质薄如绢、精细美观,是四川省极有艺术价值的工艺品”。
《竹雀图》竹丝扇局部
龚扇编织工艺可谓精湛,虽仅用素色竹丝进行创作,但竹丝极其扁薄,厚度仅为0.01~0.015mm,故而即使编织多层,但整个扇面依然轻如薄翼,表面光洁且不失层次,似绸绢一般,毫无矫揉造作的繁复之感,其巧妙之处还在于透过不同光线角度,可以看见图案纹饰富有节奏的变化,且因竹丝正反之细微差别,扇面中同一花纹从正反两面观看,也呈现出不同的视觉画面,如真如幻,可见匠心独运。龚扇的编织精妙,在扇面上编织斜向织纹为地,然后跳编花纹。龚扇编织所用的原材料也非常讲究,龚氏家族就地取材,选用四川当地的慈竹作为编织竹丝扇的原材料,慈竹具有“材质坚韧、竹壁薄、节间长”等优良特点,是丝篾编织的优良竹种。
《松鹤延年》竹丝扇局部
龚扇的创始情况,已经难有官方文献的记载,只能从一些口述回忆当中见其片段。据传在光绪初年,龚扇的创始人龚爵伍受竹灯笼所启发,通过经纬交织竹丝的方式,编织表现“福禄寿喜”等传统的吉祥纹饰,龚爵伍所编织的竹丝扇曾作为贡品呈送慈禧太后,惜实物已不存,无缘拜观。龚玉璋是龚爵伍的长子,也是龚扇的第二代传人,在其父的技艺基础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从现存的实物资料来看,龚玉璋的编织工艺更加细微精到,而且能够以画入编,将绘画中的形态编织到扇面之中,并追其神韵,这正是说明了龚玉璋先生在编织技艺中艺术化的探索和追求。
《山寺鸣钟》竹丝扇局部
1953 年,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直接授意下,工艺美术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12月7日,“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在北京工人文化宫举行。它是建国初期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家级工艺美术作品展览,也是在以后历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中唯一一次被冠以“民间”符号的全国性展出。展会举行期间,文化部邀请了43名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美术工艺专家和美术工作干部组成观摩小组,赴北京参观交流,龚玉璋就是作为西南地区的艺人代表赴京参展,并与庞薰琴、雷圭元、张仃、祝大年、周令钊等工艺美术领域的学者专家进行座谈研讨。这次赴京交流,龚玉璋不仅在工艺美术方面开拓了视野,还听取了专家学者关于改进民间美术工艺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推动龚扇的进一步创新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龚玉璋先生不仅参加过1953年全国民间工艺美展,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的组织下,其编织竹丝扇还分送苏联、东欧和东南亚十一个国家参加“出国工艺美展”的流动展览,这是龚扇在世界工艺舞台上的重要亮相和展示。
龚玉璋编织的龚扇作品,目前所见实物资料非常有限,除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所藏的三件外,庐山博物馆也藏有一件龚玉璋编织的龚扇,为山水主题,曾为庐山美庐别墅的陈设之物,后入藏庐山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藏有一件《龚玉璋无量寿佛图龚扇》,但未见其图,遗憾无从领略其风采,只能寄希望机缘成熟时拜观后续。
庐山博物馆藏竹丝扇
此外,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也藏有一件同时期龚扇,为龚扇第三代传承人龚玉文编织,表现的是踏云飞舞、衣裙翩跹的飞天形象。
中国工艺美术馆藏竹丝扇
以上是笔者目之所及的文博机构所藏的龚氏早期竹丝扇的作品,民间或许藏有更多,亦未可知。时过境迁,目前我们已无从知晓龚玉璋先生的更多竹丝编织作品,更不知其在龚扇编织技艺上的探索笔记和尝试总结。龚扇虽小,但是其传承中,可见一代代民间手工艺人对技艺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探索追求。网络上关于龚玉璋及早期龚扇的资料虽有很多,但遗憾的是,或许因为在流传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信息衰减,经考多于实不符,演绎众多,甚至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错误,故难以引用。因此,只能简单成文略加铺述作引玉之砖,以期更多资料不断涌现出来,重见早期龚扇之光辉。
转自: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